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刘巴,以及刘巴为什么看不起刘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刘巴对刘备的敌意究竟是从何而来,历史上有什么靠谱的猜测?
刘巴这个人物很有意思。刘巴是蜀汉或者说刘备集团第二任尚书令,搏衫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槐唤很高的重视。不过刘巴在前期总是在逃避刘备,从建安十三年到建安十九年,刘巴躲避了刘备六年的时间,最后到退无可退的情况之下才加入了刘备。 刘巴虽然后来还是辅佐刘备,但是从屡次逃避刘备的情况来看,难免流露出对刘备的敌意和鄙视。那么刘巴为什么对刘备有这种态度呢?或许与其父的经历有关。
刘巴屡次逃避刘备的举动
刘巴字子初,是荆州零陵郡烝阳人。网络上所谓的"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中的"子初",就是指刘巴。当然小编是没有找到这句话的具体出处,也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从建安六年到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1年到208年),刘备和刘巴一直在荆州,刘备是刘巴的客将,主要活动范围在荆州南部的南襄盆地;而刘巴并没有辅佐刘表,而是在零陵郡作为郡吏。二者活动范围不重合,本来交往的机会比较少,但是刘巴在荆州还是比较有名望,应该也会受到刘备的注意。
建安十三年是东汉末年南部发生剧变的一年,曹操解决了北方袁氏势力的隐患,极大削弱了乌桓势力,开始正式对南方的荆州用兵。正好这一年荆州牧刘表病死,荆州的大吏让刘表的幼子刘琮代替刘表成为荆州牧,但也并不是十分忠诚于刘琮,撺弄刘琮向曹操举州以降。此时刘备驻扎在襄阳以北的樊城,他是没有能力抵挡曹操大军的,何况还有襄阳的刘琮。于是刘备选择向南撤退,打算进驻江陵对曹操对抗。
刘备在荆州蛰伏了这么长时间,拉拢、结交很多名士豪强,在荆州树立了很高的名望,非常得民心;另一方面即将接管荆州的统治者曹操则是有屠戮徐州的记录,还有杀死边让等名士的事件。二者比较之下,或许跟随刘备是更好的选择。于是有很多人包括一些名士和刘琮身边的人都抛家弃业跟随刘备,"众十馀万",但是刘巴却不愿意跟随刘备,反而往北边跑,加入了曹操集团。
随后的事情大家也都比较熟悉了,刘备在当阳被打崩,和江东集团联合起来,在赤壁、乌林击退了曹操。这个时候三方对荆州进行重新的瓜分。曹操此时失去了荆州南部的控制,但是他不甘心,或许也是为了给孙刘联军制造麻烦,派桓阶拉拢荆州南部各郡,桓阶不愿意干这活,推给了刘巴。曹操承诺刘巴先到荆南,自己将率领大军支援刘巴。这个承诺其实也就是一句场面话。刘巴滞留在荆南,正赶上刘备南下扫平荆南四郡,刘巴无法北归曹操,就继续南下到交州。
刘巴改名易姓进入交趾,他与交趾太守士燮不合,又沿牂牁道到益州。按《零陵先贤传》记载,刘璋的父亲刘焉曾经是刘巴父亲刘祥所举孝廉,于是也是很重视刘巴。结果有一件事他没有听从刘巴的建议,就是坚持迎接刘备入蜀对抗汉中张鲁,于是刘备反而吃掉了益州。刘巴实在是很难再逃避,只能加入刘备集团。
刘巴对刘备的敌意
刘巴屡次逃避刘备的"罗网",不惜从荆州跑到交州再跑到益州,能够体现出他对刘备的一种敌意。刘巴在交趾郡,诸葛亮在零陵郡的时候,二人有过书信来往。诸葛亮是想招揽刘巴加入刘备集团的,但是刘巴的态度相当坚决,宁愿"讬命於沧海"也不愿意归服刘备。刘巴对刘备的态度可见一斑。
可是在上文小编也提到过,刘备和刘巴的接触其实并不算太紧密,一个在荆州北部,一个在荆州南部;刘备本人的声望也非常好,他最大的黑点当在消灭刘璋夺取益州以及发行直百钱上面,这两件事都在刘巴逃避刘备之后,直百钱本身就是出自刘巴的手笔。所以刘巴讨厌刘备而倾心于曹操是很奇怪的事情。
刘巴讨厌刘备的原因,是没有史料进行明确的解释的。网络上一般存在三种说法:第一、刘巴自诩为文人高士,在当时文人非常瞧不起武人。比如说张飞曾经在刘巴处借宿,刘巴就很看不起张飞,甚至于拒绝与张飞交谈。刘备虽然师从于大儒卢植,但是本身不爱读书,行事一股江湖草莽气,刘备集团中也没有太多名士。刘巴讨厌刘备,可以被视为刘巴这种传统士人对草根出身的武人的歧视。
刘备的实力不强。曹操在名望上确实是低于刘备,有过屠城等种种劣迹。但是在乱世当中,有些东西对于一个军阀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曹操能够称霸北方,占据幽州、青州、徐州、兖州、豫州、并州,还有汉天子这个政治上的王牌,实力远远超过刘备。无论是想要有一番作为,还是明哲保身,或者是为了统一天下、海晏河清的崇高理想,选择曹操这个更高的平台也是可以理解的。
刘巴认为刘备是假仁假义。刘备在荆州蛰伏时期,结交了很多名士豪强,这种树立基明腔恩望的行动或许表明了他对荆州的野心,打下与刘表争夺荆州的基础。刘巴对这种情况有所了解,也不认可,因此讨厌刘备。
刘巴讨厌刘备的另外一种可能
关于以上三种猜测,小编个人还不是十分赞同。首先刘备虽然不喜欢读书,是一个武人形象,但曹操也有杀戮名士的行为,这一点更甚于刘备;其次曹操的力量确实要强于刘备,但是士燮和刘璋的力量还要弱于刘备。刘巴如果需要一个更高的平台,何故放弃刘备选择士燮和刘璋呢;最后刘巴认为刘备假仁假义,这一点是有可能的。但是对于当时人来说,伪君子比真小人要更受欢迎。很多人喜欢真小人,认为是真性情,那只是一种后世的看法,没有受到真小人的伤害罢了。如果刘巴仅从道德层面上不认可刘备,那也不应该认可曹操才对。
那么除了这三个原因以外,刘巴还有什么理由讨厌刘备呢?小编个人认为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刘巴之父刘祥的经历。刘祥的身份是江夏太守,这个在上面提到过了。董卓进入洛阳,地方长官纷纷起兵讨伐董卓,长沙太守孙坚也举兵北上,由于南阳太守张咨不给自己提供军粮,孙坚就杀死张咨。在这件事中刘祥是支持孙坚的,因此受到南阳士民的仇恨。张咨残余势力进攻刘祥,刘祥因此而死。在这件事中,没有看到孙坚救援刘祥的记载。
刘祥不仅与张咨不合,与刘表的关系也十分不对付。刘祥被杀后,刘表就拘禁刘巴,派刘祥的亲信故人假装帮助刘巴逃跑,好借此杀死刘巴。刘巴屡次拒绝这些刘祥亲信,最后被刘表放过。父亲因为支持孙坚被杀;自己又因为父亲和刘表的矛盾险些被害,大概刘巴对刘表和孙氏不会有太好的感观。后来刘表辟请刘巴;刘表的别驾从事刘先请求刘巴教授外甥周不疑,都被刘巴拒绝,也是印证了这一点。
刘备寄居于荆州,帮助刘表对抗北方的曹操,可以说是刘表的部下。刘巴既然与刘表有矛盾,那么对刘备抱有敌意也是可能的事情;在"赤壁之战"中,刘备又与江东孙氏缔结联盟,后来还娶了孙坚的女儿孙氏。可以说刘备与刘表和孙坚两个人都有较为亲密的关系,刘巴对刘备有天然的抵触甚至讨厌或源于此。
刘巴为躲避刘备,一路逃到了越南,他为什么这么拼命呢?
刘巴躲着刘备,主要是因为他开始不看好刘备,错误估计形势投靠了曹操,自然不好意思马上再次转变阵营了。
根据《三国志·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记载,刘巴字子初,是零陵郡烝阳县人,年轻时就很有名气。荆州牧刘表几次征用,并举荐刘巴为茂才,他都不肯应就。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南征荆州,刘表病死,继任荆州牧的刘琮决定投降。驻守樊城的刘备得到消息以后率部南撤。很多荆州的名士都追随刘备而去,刘巴却主动去投奔曹操。曹操任命刘巴为掾,并让他去招降荆州南部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然而到了十二月的时候,孙刘联军在赤壁击败曹操,随即周瑜趁胜夺取了南郡,切断了荆南各郡和北方的联系,刘巴滞留荆南无法返回。而让刘巴更为尴尬的是,之后刘备又出兵攻打荆南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四郡太守望风而降,刘巴只能逃往交州,后又前往益州投奔刘璋。直到刘备平定了益州,无处可去的刘巴才不得不向刘备谢罪认错,刘备没有责怪他,并在诸葛亮的推荐下,任命刘巴为左将军西曹掾。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也。少知名,荆州牧刘表连辟,及举茂才,皆不就。表卒,曹公征荆州。先主奔江南,荆、楚群士从之如云,而巴北诣曹公。曹公辟为掾,使招纳长沙、零陵、桂阳。会先主略有三郡,巴不得反使,遂远适交阯,先主深以为恨。巴复从交阯至蜀。俄而先主定益州,巴辞谢罪拿哗负,先主不责。而诸葛孔明数称荐之,先主辟为左将军西曹掾。
而根据《零陵先贤传》记载,刘备夺取荆南四郡以后,诸葛亮曾经写信给刘巴,劝他归顺刘备,却遭到拒绝。从这里看,刘巴确实对刘备挺排斥的,而其中的原因也并不复杂。
《三国志·蜀书九·先主传》提到刘备依附刘表,驻军新野的时候,和荆州豪杰交好,前来投奔者日益增多,以至于刘表一度对刘备起了戒心,暗中提防。后来刘备率军南撤路过襄阳时,在城外高呼刘琮,刘琮惧怕不敢相见,他的左右和城内百姓纷纷出城跟随刘备而去。这和前面《三国志·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所说“先主奔江南,荆、楚群士从之如云”也相符。这很容易让人觉得刘备当时得到了荆州士人的普遍拥护。
但是仔细看《三国志》的话,我们就能发现当时和刘巴一样不愿意投靠刘备,而是去投奔曹操的人为数不少。比如说早在官渡之战的时候,从事中郎韩嵩就曾经劝刘表归顺曹操,将儿子送到许昌为质。而曹操率军大举南下的时候,蒯越、韩嵩、傅巽等人都劝刘琮投降。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劝谏,才促使刘琮决定举州而降。事后曹操论功行赏,封蒯越等十五人为侯。光封侯的就有这么多,可见荆州士人中不愿意跟着刘备的人其实也不少,刘巴只是其中之一,并不是很特殊。
而蒯越、韩嵩、傅巽和刘巴他们想投降曹操的原梁敏辩因很橡缺简单。曹操南征荆州时,刘表刚死,他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为了争夺继承权而矛盾重重,内部不和。此外刘备虽然是一代人杰,可是一直被刘表提防,导致自身实力有限。显然就荆州当时的局势来看,很难和已经统一了北方的曹操抗衡。
而且蒯越等人都是出身荆州士族,控制着大量的土地。对于他们来说,谁统治荆州都不会损害到自身的利益。相比之下,即使刘琮能够利用长江天险暂时挡住曹操,那么荆州势必也将陷入长期战乱,影响到他们的家族利益。而东汉时期,士人们都很重视家族利益。不管刘巴他们是否欣赏刘备,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都必须认清现实,选择胜算更大的曹操。
从开始的局势演变来看,蒯越等人的选择没错。曹操轻取荆州,避免了荆州陷入战乱,他们的家族利益得到了保障。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曹操居然会在赤壁战败,刘备还有机会翻盘。更为尴尬的是,和留在北方的蒯越他们不同,刘巴作为使者前往荆南招抚,被切断了北归之路以后不得不再次直接面对刘备。因为之前站队错误,刘巴当然不好意思马上转变态度转而投靠刘备,只有先逃到交州去。直到刘备又夺取了益州,已经无处可去的刘巴只能面对现实,主动去向刘备请罪了。
曾拒绝与张飞同床共寝的刘巴,最后落得了怎样的下场?
刘巴最后生病去世,三国时期战乱四起困握,但也催生出了很多英雄豪杰,比如宦官之后的曹操,司马懿,刘备,诸葛亮等人,他们在乱世之中靠自己的能力博出一片天地,所作所带尺慎为令人敬佩。尤其是蜀国国君刘备,他虽然贵为一国之主,却坚持礼贤下士,无论是曾经的敌人还是朋友都能一视同仁,比如当时左右摇摆不定的刘巴,在投奔曹操无果之后,刘备依然接纳他。
刘巴出生于官宦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曾在朝为官,在当地有一定的势力,在这种环境耳濡目染长大的刘巴拥有了超高的政治触觉,蠢敬四岁开蒙读书之后刘巴的聪明更加有目共睹,做出的文章经常受到老师的称赞,十五岁的时候已经是远近闻名的才子,当时荆州的刘表听闻刘巴的才能后十分仰慕,几次邀请他,但都被刘巴拒绝了。
不久刘备打败刘表夺得了荆州,荆州附近很多有才学的人都选择追随刘备,认为刘备宽厚有大义,刘备也热情的邀请刘巴,但刘巴却执意要追随曹操,刘备手下的军师诸葛亮几次写信劝阻都无济于事,刘巴到了曹操处后,虽然有大才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这让刘巴郁郁寡欢,之后刘备夺下刘巴驻守的益州,进城时宣布任何人不准伤害刘巴,刘巴听闻之后十分感动,心服口服的拜在刘备面前。
刘备任命刘巴为尚书令,平时对他十分重用,刘巴也勤勉办公谨慎行事,当时武将张飞十分仰慕刘巴的才华,想要到刘巴住处讨教学问,但被刘巴义正言辞的拒绝,认为武将都粗鲁无礼,不配谈论圣人之道,此事让张飞十分生气,不过刘备却丝毫不在意,毕竟当时的文人都有这样的清高。
三国时期蜀国尚书令刘巴简介
刘巴生平简介
刘巴,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谋士。刘巴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他自年少的时候就享有才子之名。同时,刘巴为人还极为简朴清高,是历史上颇为有名的清高之士。
刘巴出身于官宦之家,处于文人阶层的他身上自有一股文人学士的清高之气。年轻时就颇具才名的刘巴曾多次收到荆州牧刘表的任用邀请,但是刘巴一次都没答应过。之后在许多人跟随刘备离开荆州南下逃难时,刘巴选择独自一人北上投靠曹操,他认为只有曹操那样的人才能使他效忠,并且相当看不起士兵出身的刘备。
然而令刘巴想不到的是,虽然曾为曹操效力,但几经辗转之后,他最终还是落到他看不起的刘备手里,成为刘备手下的谋士。在刘备手下做事时期,刘巴虽然并没有将忠心完全托付于刘备,但是仍旧为刘备尽职尽责,曾为刘备解决了财政困难问题,还曾与诸葛亮等人一起制定了蜀汉的法律《蜀科》。
刘巴的清高在历史上颇为有名,他为人清正廉洁,生活非常简单朴素。在归附刘备后,他认为自己并不是一开始就跟随刘备的人,怕因此受到刘备的猜疑和顾忌,于是为人做事非常安静沉默,在朝堂之外也不与其他朝臣有私事方面的交流,与他们只谈公事。但是即使这样,刘巴也不改他的清高性格,依旧保持着清高作风。
总的来说,刘巴是个非常有才能的人,虽然性格清高,但他也有清高的资本。
刘巴文才为什么会被埋没
刘巴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文采斐然,满腹才华,比诸葛亮更牛,可是他却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才干。那么刘巴文采为什么会被埋没?刘巴也一直没有得到重用,这里面他的性格占了很大因素。
第一刘巴恃才傲物,他自幼就有才名并且出身名门。刘巴一直都不喜欢刘备,认为他虽然和自己同一个姓,但是他只是一个街头小混混,哪怕位列豪强,又怎么比得上自己博学多才。刘备推荐自己外甥到刘巴那里学习,可是他拒绝了刘备的善意。后来刘备被曹操打败四处逃难,很多人都愿意追随他。可是刘巴却北上投靠了曹操,刘备因为这件事也开始恨上了刘巴。
第二刘巴心猿意马。刘巴投诚曹操,后者非常高兴,开始任用他。曹操派他去招抚江南,刘巴知道刘备等人已经站住了脚跟,江南是守不住的。曹操固执己见,刘巴只好南下。这时候的刘巴对曹操很忠心,可是为了躲避刘备等人,刘巴没有告知曹操一声就逃到了越南。刘巴和越南的领导也不和,他又离开来到了益州,替刘璋出谋划策。刘璋不听刘巴的劝告最后投降刘备。诸葛亮欣赏刘巴链运的才华,为他说了一箩筐好话。刘巴向刘备为以前的事赔礼,刘备的心里好受了些,委任他为将军。
第三刘巴轻易得罪了同僚。张飞非常仰慕士大夫,特地赶来看刘巴。可是刘巴非常瞧不起这个兵痞子,一个晚上都没对他说话。张飞到刘备那儿告状,惹得刘备大为怨恨。
第四刘巴说话不分场合。刘备想要称帝,其他人都向他道贺,刘巴却说现在称帝会让来投靠的汉民失望。刘备气得想要杀了他,碍于他的名声克制住了。但是此后刘巴彻底失去了刘备的`信任,一直都没有作为,才华得到了埋没。
刘巴的才华会被埋没固然有他自身的原因,但那时的封建关系也在作祟。刘巴的一生非常让人惋惜,他的才华不应该被埋没,本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刘巴为何不受信任
刘巴虽然早期曾想在曹操手下做事,但是没想到的是最后成为塌棚了刘备的谋士,为刘备做事。在效力于刘备期间,刘巴为刘备做了不少事,但是其实刘巴却未得到过刘备的信任。究其原因还是刘巴为人清高,早年瞧不起刘备,还曾想投靠于曹操。
刘巴出身荆州士族世家,年轻时期就颇具才名,多次拒绝荆州牧刘表的邀请,并且赤壁之战前夕,在荆州众多士族都跟随刘备南下逃难时,刘巴选择独自一人北上投靠曹操,这个行为明确地表明了刘巴宁愿不远千里去投靠曹操,也不跟随刘备,表现出了刘巴对刘备的看不起。
投奔曹操后,刘巴得到了曹操的重用,曹操叫他前往招安位于荆州以南的长沙、零陵等地,刘巴却拒绝了曹操,最后在曹操派六军护送的承诺下答应前往。恰逢那之后,曹操赤壁之战失利,刘备占据零陵地区,在听闻刘巴在零陵后十分高兴,这时的刘备还没想到刘巴不跟他南下的原因其实是刘巴看不起他,当他热情地前去看望刘巴时,得到的只是一个刘巴逃走的消息。这次,刘备意识到了刘巴对自己的讨厌与轻视。
在后棚衫梁来刘巴归附于刘备后,刘巴还因看不起刘备的兄弟张飞而严词拒绝了张飞想要在一张床上睡觉的要求,更说出了大丈夫在世可以跟四海英雄结交,但是不可以跟兵子这等人物交谈。这更让刘备体会到了刘巴对自己的瞧不起。
因此,刘巴虽然为刘备做了很多事,但是刘备却未曾给予刘巴自己的信任。
人物生平
公元231年(建兴九年)二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六月,因大雨淋漓,粮食运送不继,汉军撤退回蜀中。八月,大军退还后,负责运输粮草的李严弄虚作假,想推辞责任。时任行前监军、征南将军的刘巴和诸葛亮等联合上书蜀汉后主刘禅,请求罢黜李严。
艺术形象
刘巴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出场于第91回,为蜀汉一员战将。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刘巴以前将军、征南将军的身份跟随北伐。
关于刘巴和刘巴为什么看不起刘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