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于秀珍|编辑:李俊
出品:驼鹿新消费|微信ID: tuolu360
近日,灵芝集团近日发布终止精选(斯莱德)零售业务的通知:2022年4月,灵芝股东大会已做出重要决定,于今年7月31日前关闭精选(斯莱德)在中国的1300余家线下零售店。
为此,慕思新消费向精选天猫官方客服求证。客服说关于关店的消息是真的,客服说Selected会继续经营到2022年7月31日,之后会关闭。其他消息主要是官方公告。
如果你对所选品牌不太了解,那你一定知道它的另一个兄弟品牌JACKJONES,以及同属灵芝集团的姐妹品牌ONLY和VERO MODA。Selected和ACKJONES主要卖男装,ONLY和VERO MODA主要卖女装。在国内一些商场,这四个品牌经常扎堆,80、90后的年轻人大多都去过,价格基本都在几百元左右。
Selected(斯莱德)14年前进入中国市场,迄今已在中国开设1300多家门店。但是现在短短四个月就要关门了,很尴尬。
其实Selected走到今天也不是没有预兆的。在此之前,国内男装市场已经开始萎缩。
据欧睿数据显示,2011年之前,中国男装市场经历了一段快速扩张期,市场增速维持在两位数水平;从12年开始,渠道红利停止,市场增速大幅降低;2014年后,中国男装市场稳定在中低个位数增长中枢,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男装市场萎缩至5108亿元,同比下降12%。
国内男装的尴尬处境,从宏观到个体,可以说略显“凄凉”。
从宏观上看,在服装行业的细分领域,女装的销量远远超过男装。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统计,2018年国内服装行业零售构成中,男装销售额8258亿元,女装销售额12249元,女装占比超过男装近三分之一。因此,业内人士大胆预测,到2023年,男装在中国服装细分市场的市场份额也将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而减少。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男性天生对服装的消费不敏感,服装消费在男性消费构成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慕思新消费者走访北京最受欢迎的购物中心合生汇,调查服装市场。通过观察,除了像李宁、阿迪达斯这样的混卖品牌,在所有的服装店中,专做男装的品牌占所有服装店的比例不到10%,没有门。
大部分男士对服装类型的选择比较单一,对男装品牌没有很强的附着力。他们注重实用性。除了对服装有特殊需求的行业群体,男性一般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和金钱去购买各类服装。
其实国内上市的男装品牌有很多,包括蓝海之家、七匹狼、雅戈尔、洪都股份、九牧王、杉杉牌、chinour、报喜鸟、中国李朗等慕思《新消费》整理了大众熟知的前三大品牌。2015年,海澜之家市值一度超过800亿,现在只有200多亿,缩水1/4;同样在2015年达到巅峰的七匹狼市值是现在的6倍;雅戈尔的市值也从巅峰时期的600多亿元直接腰斩到目前的300多亿元。
以“男人衣橱”闻名的蓝海屋,于2021年3月将公司名称由蓝海屋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蓝海屋集团有限公司,并提出“多品牌、全品类、集团化”战略。
“改头换面”之后,蓝海之家也交出了看似不错的成绩单。2021年,蓝海屋实现营业收入201.88亿元,同比增长12.41%;净利润24.91亿元,同比增长39.60%。同比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2019年至2021年,蓝海之家营业收入分别为219.7亿元、179.59亿元和201.88亿元。虽然带回了200亿,但仍然没有达到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
另一家服装巨头“七匹狼”在2004年成功上市,成为中国服装企业第一股,也是如此辉煌。但现在,七匹狼关闭了上千家门店,负债30亿元。
有“股神”之称的雅戈尔更具异域风情。他是做男装生意的,但是赚的是房地产和投资的钱。上市24年,雅戈尔投资收益超过400亿元,为业绩立下汗马功劳。他被股东们称为“股神”。
一边是男士衣柜里衣服少,一边是男装品牌库存堆积如山。你总是要穿衣服,但只是在商人的仓库里...
对于斯莱德关店的原因,灵芝中国的通知函陈述了两点:
第一,斯莱德的品牌调性无法适应消费市场的巨大变化。2020年以来的后疫情时代,带来了消费习惯的巨大变化。斯莱德坚持男士商务剪裁,商务休闲的单一品牌调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斯莱德试图改变风格,创立新品牌“Silver Label”系列,以舒适耐用的风格弥补商务风格的不足,开发联名款等。,但都收效甚微。【/br/】其次,线下商场、百货的客流量大幅减少。线上的影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疫情让线下的生意雪上加霜。线下消费市场的疲软和难以降低的租赁成本,使得斯莱德应对消费市场转型的目标遥不可及。
在当今快消时代,传统的线下运营已经无法适应后疫情时代消费习惯的巨大变化。或许可以说,在疫情之前,线下运营的困局已经形成。线下客流减少,难以覆盖商场高昂的租金和人力成本,库存积压越来越多。以Selected为代表的这些传统男装品牌无法应对当前快速的市场转型,只能“断臂求援”。
2018年,蓝海之家期末存货余额高达94.7亿元,占当年营收近50%。2021年财报显示,蓝海屋期末存货81亿元,较年初增加7亿元,增幅9.49%。库存周转天数为233天。
雅戈尔2021年半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雅戈尔存货金额为165.75亿元,约占总资产的19.67%。
不仅仅是男装,快时尚品牌,甚至是女装品牌,这些年的日子都不好过。HM、ZARA、美特斯邦威邦威,无论是欧美、韩系、日系还是本土品牌,各种款式、各种价格的快时尚品牌越来越难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中国人文化自信和消费水平的提高,Z世代的消费意识觉醒,消费观念逐渐转变。对于很多国外品牌的品牌溢价,国内消费者并不买单,而国内男装品牌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线上电商和民族时尚品牌越来越多,最后一批消失的快时尚品牌的市场份额正在被瓜分。
从传统的用户覆盖来看,80后、90后的男性消费者也正通过手机的普及,成为越来越多的线上品牌支持者。他们认为更便捷的互联网体验是购买衣服的便捷入口。无论是价格、支付方式还是运输方式,电商购买都成为了中坚阶段男性的首选。
此外,有时候“太高或太低”也成为这些男装品牌过去尴尬的定位。30+男人要么追求便利,要么也会追求品质和品牌知名度。买一件一千元、一万元的衣服,比一百元更能显示自己的地位和体面。
时尚瞬息万变。当很多人说国内时尚已经进入5G时代的时候,男装还处于“移动”阶段。沉闷而经典的黑、灰、白总给人一种很老气的感觉。另一方面,国内男装文化发展缓慢也是品牌男装行业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
在用户增量上,以90后为代表的Z世代,以及快速成长的小城镇年轻人,也迅速成为快消品行业的主力群体,尤其是在后流行时代。现阶段,年轻人对线上的依恋和对定制的渴望,各种电商平台和直播平台已经让他们“抛弃”了很久以前线下购买的方式,而选择更加个性化和便捷的线上购买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潮牌”已经成为目前年轻人选择服装服饰的重要考虑因素。尤其是国潮的兴起,重塑了当代年轻人的消费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