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些流行的关于心理学的文章里看到过“从心理上杀死爸爸妈妈”的表述。在具体的背景下,我想我完全理解。但是我没有研究过心理学的深入解释。所以,这里有一个谨慎的“大胆”尝试。
为什么要尝试解释这个问题?是因为刚结束的一次和朋友的聊天。
这是一个我非常敬佩的优秀女性,也是一个“样本”了很多农村重男轻女的老僵尸的优秀女儿。聪明机智,多才多艺,处处体贴,可以说两个商人是平等的——我很羡慕这种平等的高度。
她告诉我,她现在不想为难自己,只想让自己开心。工作之余,每天画一幅画,写两笔书法。它的意思是告诉我,虽然我们的聊天经常会戛然而止,但我对你没有意见,只是觉得不舒服,我想让自己开心。我很好,别担心。
我从不怀疑她过得很好。即使加上疯婆婆过得不顺心的那段时间,客观来说,她的婚姻生活一直排在中国前10%的位置——不是因为真的很好,而是因为普遍太差。几乎可以说,婚姻中没有不消费>供给的女人。
虽然她的用品很少,但是消耗量也不是特别大,而且老公育儿还是很有效果的。而且她自给自足的能力还不错。
她用了很多词来表达她找到了让自己快乐的方法。
话是正面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我看他们的时候,觉得很压抑,有点……应该叫“心疼”。
因为我已经意识到了底层的逻辑:内心深处,我是不满的,不快乐的,但生活总是要继续的。我不是最差的那个,我也不想整天不开心。所以,你看,我找到了一些让自己快乐的方法。我每天都会画一点画,感觉很满足;我也要去练字;我也要努力重拾我少年时代的作家梦。
作为这样一个有才华有一些情怀的人,我很难因为生而为女,就放下灵魂被这些社会本位问题束缚的“意义难平”。
如果她是“他”,就不会有问题。“他”会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成为领导,成为妻子,成为满意的家庭和氛围,成为全社会的掌声和鲜花。
但生为“她”,在“束缚要求她讲道理”的大环境下,我们就不能挣脱吗?
我觉得有机会。
就是完成心理弑父。
可能是她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也许理解和情感突然被文字的冲击控制了?
总之,我觉得我“现在有点偏激”。
心理弑父,我觉得不一定是表面的反抗,也不是家庭破裂。
据我所知,这只是我心中的一种“想知道”——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成品的过程,以及原因。然后,切掉不合理的部分,影响你继续前进,更好的走下去的因素,从根源上:直接,没有任何修饰或迂回,否定父母的一部分。把这部分对自己的影响,剥离掉。顺带一提,从心理上“杀死”代表这部分的父母。
对于我们每个人,为什么会成为自己父母的孩子而不是别人的,实证科学无法给出具体的解释。只能说是随机概率的结果。既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我们就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随机的结果: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脑子里有什么基本的价值观,我们灵魂里有什么基本的印记,其实都是父母植入的工厂设置。
工厂设置对支持我们成长很重要。只要我们的父母基本合格,我们都会感受到爱和亲情,自然会认可我们的出厂设置(如果我们的父母不合格,其实更容易让当事人认可他们畸形的出厂设置)。随着我们的成长,安装的上层软件越来越多,出厂设置很难支持所有软件的流畅运行,所以需要更新。
不像手机和电脑,更新人家出厂设置太难了。意识到自己,然后思考,然后采取行动,是一个相对容易的办法——很多人还是要为此剥两层皮。然而,有些人没有意识到出厂设置有问题。但是,他们被生活摩擦着地面,他们被迫做出改变。被碾碎剥皮后,它们又重生了。
我在心理上杀过父亲或母亲吗?
我知道有。
我爸妈也觉得是时候找个人结婚了。你怎么能没有孩子呢?你甚至没有孩子。挣钱有什么用?人们嘲笑我们...................................................................................................................
其实他们和别人的父母没什么区别。因为,一代又一代,不是同一套工厂设置:君臣天地之师;君、臣、臣、父、子、子;以及如此多的“天生完美”伦理规则。
得益于我从小的自大,我灵魂中懂常识的那部分基本正常;得益于我多年的翻书,看了各种鬼话。感谢当初坚决远离家乡,现在翅膀硬了,父母管不了。总之,我杀爸爸妈妈的过程很顺利。
现在回想起来,没有什么思想斗争,我干脆把他们语言中阻碍我进步的那部分“干掉”了。如下所示:
“老了也该找个人结婚了”——国家法律对结婚有时间线要求吗?这么重要的事情,到了什么年纪还要为所欲为?人都这样了,我一定要这样吗?所以很多人年轻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为什么小时候不让我学别人?如果我和一个因为年龄不合适的人结婚,如果我婚后生活不好,你会代替我吗?如果我说我要离婚,我就不用猜了。你一定是说“凑合”吧?如果我被别人揍了一顿,手指头都能想到。哥哥姐姐肯定不会为我还手,但你第一反应一定是“你脾气够坏的,不要怪别人”,对吧?所以,你就承认吧:不是为了我好,是为了你好,为了你的面子,为了你自己的安心。
“你连孩子都没有。挣钱有什么用?你会花给谁?”-我不能自己花吗?我会给你鲜花。你不开心吗?剩下的我花不完,但是我可以给我侄子你的孙子。你不是应该开心吗?如果我不能花更多的钱,我仍然可以捐给慈善机构。最坏的情况下,我能听到很大的声音。人家会夸我是好人,做好事说不定下辈子还能重生就更好了...钱有什么好,担心也没用?如果我结婚生孩子,我的血汗钱十有八九是属于老张老王老李家的,但不是我们家的。不觉得委屈吗?你不觉得吗?然后让我哥把赚来的钱拿去丈母娘家!儿子怎么会把钱给别人家?为什么他女儿要把钱给别人家?你不觉得你疯了吗?!
“人们有点嘲笑我们……”-笑吧!是咬你的肉还是抢你的饭?你承认不承认,你就是贱,讲?!要么我跟她女儿换,你要早点结婚生两个宝宝,你要抱着宝宝的女儿,我才能孝顺她?你说你还吃饱了没事干去捡闲暇时间?我会给你买她没吃过没看过的东西,还有你在钱多多喜欢的任何东西。你不用担心我经济吃紧,生活不好。在外面受欺负会让你日子好过,省下很多精力去帮儿子。你敢说你不开心吗?那些傻逼不懂你的快乐好吗?!结婚难吗?我想说好,马上就有人跟着我去领证;生孩子很棒?我就生一个不比他们女儿生的两个娃娃漂亮聪明的?以后,别给我来这一套。我不会因为你看起来可怜就被骗。想明白,就好好享受,保重身体,不要生大病。这是我的福气。不理解,就要觉得不开心。这不关我的事。你自己去感受不快乐吧。不喜欢也够好了!
“现在都是你一个人,有时候半夜醒来都睡不着”——不是有手机有电视吗?睡不着的时候看视频,打开电视看电视剧。相信我,看腻了也会睡着的。
“结婚后不孝顺公婆,我不让你进这个家”——哈哈哈哈,你真的笑死我了!我孝顺父母。你想要什么?就为了一句不吃不喝的“养了个好姑娘”的夸奖?我呢,要努力去服务别人家的老人!我还没开心呢!我有力量。服侍你不好吗?父母孝顺。我不需要别人孝顺你,其他父母也不指望我上床孝顺。没生我也没养我。大家互相都很有礼貌。过年过节会买点礼物,不会阻止儿子孝顺父母。当他真的老了,需要人的时候,我会帮他照顾他。我会成为一个好妻子的!甚至很正常。不要给我的生活制造麻烦。如果我的生活不稳定,对不起。说什么都没用。我弄得一团糟才能完成。你在吓唬谁?我想我喜欢你的门。要不是我孝顺,我现在连回来都不爱了。过年放假不能去旅游吗?朋友假期旅游,我很羡慕!我又不是没钱。为什么不呢?不是因为我孝顺!我想回来看你,陪你,听你唠叨废话!玩得开心就好!
————以上,直接录原话。
我只能说药效显著,一次就能治好。
不仅治标,从此再也不在我面前得病,根子观念也变了很多。
作为一个八代穷祖的老农,他自然接受了“我要出国买个漂亮女儿”的想法:很好,那你最好快点生孩子!
这么长,让我们回到核心论点:精神弑父。
我不知道自己的这些想法和做法是不是心理学严格意义上的“精神弑父”。对我自己来说,这就是打破自己工厂设置中不实用的部分的具体过程。和家人斗嘴的过程,其实也是我自己想明白很多逻辑的过程。
回到朋友身上:我觉得她现在的一些烦恼的根源在于教养。
她也是一个农村的幸运女孩,父母抬举她和她哥都一视同仁。他们兄妹也是天资聪颖,懂事勤奋,所以在读书上成绩很好。父母也很满意,很自豪。她妈妈给我讲一双儿女的时候,满满的自豪。
但本质上,她父母和我父母是一样的。虽然他们的物质教养是一样的,但他们的内心也更看重儿子:当他们看重儿子的时候,自然会认可男权社会传下来的这一套文化观念。自然,我觉得女儿应该做自己想做的事。
她比我可爱一点,也因为一直读书到博士,所以没有我精彩。她不到20岁就有兴趣关注成年人的婚姻问题。所以,很自然的,我毕业工作不久就结婚了。婚后自然怀孕生子。
这一切的进步,不过是因为一个“年龄”。
我觉得“老了”不是她自己的感觉,而是无意识的,内化了父母植入的观念。
至于她所做的选择,她家面临的公婆,很多博弈和处理的困难...等等,根本的羁绊都是工厂设置造成的:她没有意识到父母的很多观点和做法是错误的,她没有用一个清晰的、符合逻辑的直接立场去批判父母的错误立场,她没有理直气壮地向哥哥和父母寻求支持资源,她不能随意分配家庭资源。
就我而言,她现在不开心。并不是说她需要做什么大事。只是她需要理顺心情,真正想清楚。会好的——明确告诉大家,是你的错。我不会继续这个错误。我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你只能跟随,没有资格参与意见。但是你一定要在我需要的时候给我足够的支持。或者你错了。
这是她需要做的“在精神上杀死她的父亲和母亲”。
如果你天生笨,也没关系,你会觉得现在的婚姻生活很完美。可惜了。上天给了她一颗聪明精致的心,所以即使一时破不了她心里那层窗户纸,内心深处,那种不对劲的感觉,有时也会冒出来抓挠,所以会痒。
痒,就暂时给自己找点快乐,告诉自己“我很快乐”。
但幸福不等于快乐,更不等于喜悦。幸福不是持久的,依赖于外在的东西,是外生的。没有内生的快乐和喜悦,只能靠外在的高频暂时满足。但是幸福的门槛会越来越高,得到满足会越来越难。
#心理学#
#精神生长细菌#
#精神意志#
#女人长大了#
#父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