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萌。
学术和历史文学的杰作。原名“纽查托布查安”。作者不详。原文是蒙古语,不存在。代代相传,是用汉字写的。明朝洪武年间,翰林解释人杰和回民伊黑,根据当时宫廷保存的原文,用汉字写成蒙文,逐字逐句翻译成中文,分节编辑,题名为《元朝秘史》,用来教授学生。这本书在元代藏于国史馆,成为蒙古皇室的秘籍。全书282节,分为十二卷和十五卷。内容的戏仿记述了蒙古语的起源、元太祖先民的谱系、元太祖的生平事迹、元太宗时事以及蒙古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与《吴声祖师录》、《史记》等书有异同,为研究早期蒙古历史、社会、文学、语言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史料价值很高。书中有大量的古代蒙古语词汇和语法,是研究语言学的珍贵资料。蒙古人的古代著作,一般文史不分。这个传统从蒙古秘史开始,延续了五六百年。这本书用文学的笔法叙述历史,是一部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蒙古秘史》是蒙古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对后世蒙古历史、文学和语言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部历史文学作品,在长达70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被后人篡改,保持了原貌,对于研究蒙古族古代历史、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明代刻本十二卷(余41页);《永乐大典》共十五卷,都是代代相传的。是最好的12卷本,有四辑三版,有顾光启抄本影印本,有刻叶。此外,还有几个版本,如连俊刻本《御藩与地理丛书》、叶德辉版,以及苏联东方文学出版社影印的15本韩太华旧集(多有错误)。外文翻译或注音文字有10余种。中国对该书的研究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国外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有日文、俄文、德文、法文、英文、捷克文、匈牙利文、法文等译本。
历史收集的标题。史无前例的世界通史巨著。14世纪初,波斯政治家、历史学家拉斯特受伊利汗·赫赞(1295-1304)和万喆·杜(1304-1316)之命编纂,历时十年,于710年回历(1310-1311)成书。这本书最初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蒙古历史,第二部分是世界历史,第三部分是世界地理。然而,只有前两本书和一个不完整的附录,《阿拉伯、犹太、蒙古、伏朗和中国五个民族的家谱》流传至今。第一部《蒙古史》包括1至3卷,分别记述了乌古斯及起源于乌古斯亲属及后裔的部落、民族、扎拉伊尔、塔塔尔等19个部落,以及克烈、奈曼、旺古、唐舞、卫吾尔、吉利吉斯等9个大部落,自古称为蒙古部落。成吉思汗的祖先,1155-1227年成吉思汗大事记,成吉思汗的布道,军队的建立,成吉思汗在波斯伊利汗之外的后裔的历史,从旭烈兀到赫赞的伊利汗的历史。第二部世界史,包括第四至第七卷,分别记述了古代波斯皇帝的历史和萨珊王朝的衰亡。本书中的蒙古史是研究14世纪初以前蒙古历史最重要的基础史料之一,也是研究古代游牧部落社会制度、民族起源和民族学的重要资料。游牧部落及其重要人物(如窝阔台、贵由、蒙古、忽必烈等)的歌谣。)13世纪以前的蒙古,《四大汗国史》的记载等等,包含了许多蒙古秘史和汉书中所没有的,或者有不同记载的重要材料。1983年至1986年,于大钧、周建起根据新俄文译本将《历史文集》翻译成中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四卷本。
世界征服者的历史。13世纪蒙古历史的杰作。一部重要的蒙古史著作。[伊朗]志费尼著。阿丁·阿塔米莱·志费尼,波斯(今伊朗)人。蒙古汗胥烈武的仆从,伊汗国。几经周折,随着蒙古军进驻乌-呼-水以西各省,阿尔浑成金和林大-汉廷。志费尼是第一个完整详细地记述成吉思汗西征过程的历史学家。《世界征服者史》中所描述的时代,始于成吉思汗,止于艾买提堡,在回纥的旭烈兀,用来平阿哈辛人。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蒙古最早的三个可汗的历史,分别是成吉思汗、窝阔台汗和归有汉;第二部分其实是中亚和波斯的历史;第三部分从拖雷开始,讲述蒙哥登基及其统治初期的史实。比《元史》中的记载还要详细。二十年(公元1283年),志费尼去世,第三部分没有完成。流传至今的该书波斯抄本散落在法国、英国、伊朗、苏联等国,其中由巴黎国家图书馆收藏的1290抄本是最古老、最好的抄本。1980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何高基根据颇勒的英译本翻译的《世界征服者的历史》中文版。
多桑蒙古史 书名。一部用法文撰写的历史文献。内容是关于中国蒙古王朝——元朝的历史。对蒙古民族在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活动史实作出了详细的叙述。瑞典多桑(1780—1855)著。全书分4册,1852年出齐。资产阶级历史学界给予很高的评价。一时欧西各国广为竞购,故又再版,为中西学者广泛使用。全书分七卷,前三卷记述自成吉思汗至元末时的事迹,后三卷专言伊儿汗国的史事,并附带言及钦察、察合台两汗国。第二卷和第三卷记述成吉思汗以后之事,多取材于中国史书的译文,其中以取材于《续通鉴纲目》、《元史类编》两书为最多,偶亦采用《元史》。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