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淘气的诗。很可爱。这就像一个天真的孩子一本正经地给其他朋友讲述自己进城的经历,又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回答大人的问题时,用调皮的方式给了对方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很多小孩子写的诗都是那么调皮,却让人觉得可爱有趣。
相对于古诗词的积极启蒙,现代诗词已经淡出了很多人的世界。幸运的是,通过儿童语言,它已经在我们身边大量存在。只是当我们听到孩子脱口而出的“诗”时,我们很容易在一瞬间的赞叹之后就忘记了。我们常常看重有用的东西,却忘了欣赏无用的东西带来的美好。
这篇文章是诗人对儿童诗的评论。他认为诗歌带来的精神体验可以弥补生活中缺失的很多东西。世界很大,世界很小。每个孩子都可以想象自己拥有一个王国,他就是国王。
我想问月亮,by Boy,哈利的牙画,乐府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6月。
作者|男孩
01
诗歌只是关于美好的事物,
来表现真善美?
我曾经为一个诗歌慈善活动做过演讲。在讲座中,我列举了青岛孩子曹的诗歌《蛋糕》。这个“蛋糕”收录在诗人张寇编的2017年《小诗人诗选》卷中:
这首诗我第一眼就很喜欢。我和曹小朋友的妈妈讨论过这首诗,她家孩子的诗越来越好了。我对三四岁孩子关于“屎和屁的敏感期”的诗并没有感到反感,还笑着觉得很有意思。这可能是唯一的一个。
《蛋糕》在整体完成度上符合一首诗的标准,而且太过生动、传神,符合一个孩子天真的想法——接近天使,不掺杂人类对其他生命的不同感受。其次,苍蝇涂抹奶油。正是这个孩子敏锐地捕捉到了我们都很熟悉的苍蝇的这个动作——来回擦拭它的前腿。孩子们仔细观察,并很好地应用了观察结果。
就这首诗的立意来说,如果他写的是“苍蝇的饼是小哥哥的便便”,那我可能就不会觉得这个很有意思了。因为“苍蝇的蛋糕是便便”是人类小孩的观点,“便便是苍蝇的蛋糕”是天使的观点。语序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视角和心理感受,对文字敏感的人都能体会到。
在席勒的《论简单诗和感伤诗》中,诗人分为天真和感伤两类。天真的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其实,他们就像大自然一样,冷静、无情、睿智、诚实地写诗,几乎不用思考,不用担心文字的理性或伦理后果,也不用理会别人的评论。他对自己的话毫不怀疑,相信他所描述的宇宙景观。很多儿童诗都是这么做的。写这个“蛋糕”的小朋友也是这么做的。
但是有一位老师明确表示不喜欢这首诗。还有一个老师专门写了一段感情来否定这首诗。他写道:
这是一个孩子写的诗,读了会笑。
我觉得孩子的想象力很优秀,很精彩,对生活充满了兴趣。
但是经过一位老师深入细致的解读,我觉得有点不舒服。
难受,就想赶紧吐出来!
当今社会缺少什么?缺乏真善美!为什么要让孩子读诗写诗?让孩子接触真善美,发现真善美,想象(歌唱)真善美!
真善美的对立面是什么?很假,很恶心,很丑!没有人不知道。上面这首诗很美,是他想象和联想的美。但是他描述的对象不是很丑吗?太恶心了。
我觉得在孩子写完之后,作为家长有必要表扬一下这首诗。但是,如果老师炫耀,就有点过分了。毕竟连“小哥哥的便便”都是“臭”的。
真的,“诗歌教学真的任重道远”。
看了这位老师的感想,我和他有同感,就是最后一句:“诗歌教学真的任重道远”。
有趣的是,老师也承认这首诗读起来很有趣,让人会心一笑。然而,当他以内心对真善美的要求来看待它时,他觉得它所描述的主体——苍蝇和便便——非常丑陋,令他感到厌恶。
所以,我们可以一起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诗歌是否只能通过描写美好的事物来表达真善美?
第二点,真善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