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察雅县卡公乡宾果村发生了一件事。聋哑人不再是“哑巴”。大家都会有疑问,是不是聋子会说话?
聋哑人名叫泽仁曲美,村里人都叫他“古巴”(藏语意为哑巴),但没有人记得他的真名。50岁的泽仁曲美一直和哥哥泽仁郎加生活在一起,至今未婚。50岁的他,一直没有离开过村子,所以也没见过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任曲美是村里的贫困户。她没有固定收入,不喜欢和人接触。
但是现在,泽仁曲美的脸上挂满了笑容,看到喜欢的人就会手舞足蹈的打招呼,开始用肢体语言和别人交流。任曲美的变化还得从第七批驻村工作队说起。查雅县宾果村(驻卡公乡)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工作队来村里的那天,泽仁曲美也在。不知道为什么,他一直很克制,但却异常兴奋。车一停,他就跑到车边。像吃了兴奋剂一样,他围着车转了两圈,然后尖叫着跳了起来。真的吓到了刚下车的队员,尤其是白玛扬珍和扎西金扬。
两个女孩对泽仁曲美那天的行为一直很好奇,然后就去找村委会主任涂登加措了解他的情况。两个女孩听完他的故事,回来的路上一路无语,心里很难过。
一天中午,泽仁曲美路过村委会,正巧赶上驻村工作队在院子里吃饭。看到泽仁曲美来了,两个女生热情地给他加了一碗饭,递给他。可能从来没有人对他这么热情过,也可能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从此,泽仁曲美成了村委会的“常客”。
两个善良的女孩经常给泽仁曲美送一些生活用品,帮他打扫房子,给他洗衣服,床和被子等。同时,尽量用手势和他简单交流,和他交朋友,帮助他敞开心扉,克服自卑。过了一段时间,泽仁曲美渐渐开朗起来,他开始越来越频繁地用肢体语言与队员交流。
任曲美懂得感恩。村队的姑娘们在生活上给予他关心和照顾,用实际行动理解和支持他。他也把这两个女孩当成了亲人和朋友。任曲梅经常去村委会,帮驻村工作队成员打扫卫生、劈柴、做饭,一起“笑”...
如今的泽仁曲美脱胎换骨,光芒四射。在村子里,他不再孤单...是的,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第七批驻队的到来。他们让泽仁曲美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他们让他的笑声响彻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