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提供给本报编辑部的老照片。
市民提供给本报编辑部的老照片。
市民提供给本报编辑部的老照片。
10月14日,本报《广州解放70周年》在媒体上刊发,在广大市民中产生强烈反响。有热心读者将一些解放军在广州街头参加隆重入馆仪式的老照片发给编辑部,请编辑帮忙寻找拍摄地点。经众多文保爱好者鉴定,这些照片拍摄于广州市常棣路粤海酒店门前。时隔70年,人民解放军气势恢宏,历历在目。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文婧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博
热心读者梁先生给本报发来5张历史照片。照片中,解放军胸前佩戴红花,或演奏乐器,或骑马,或推高射炮,或扛枪,手持“我们是人民子弟兵!”“将革命进行到底!”横幅,在布满拱廊和广告牌的宽敞街道上劲头十足地行进。毫无疑问,这就是广州。
根据照片中的场景,可以推测是1949年11月11日人民解放军进城的盛大仪式。1949年10月14日,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配合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部队迅速解放广州,广州军管会、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等机构相继成立。11月11日,解放军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受到了广州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经过百年的艰苦奋斗,广州终于迎来了晴天。
关于照片中的建筑,记者初步判断其位置是常棣路中段。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傅佥路广州市人民政府大楼前举行解放广州入城仪式,庆祝广州解放大会。检阅部队在军乐队和红马的带领下,从连欣路进入傅佥路,接受检阅,然后通过吉祥路与全城20万人会合后,沿艾慧路(今中山五路)、永汉路(今北京路),沿长堤行进至西濠口。
确认
温河史地爱好者叶嘉良、王小干:
从照片中道路两侧的指示牌,可以看到左边的指示牌,如大中华酒店、华南酒店(后三个字是根据同一地点的其他历史照片和地址黄页)和右边的文娜酒家、六国饭店(第一个字是根据同一地点的其他历史照片和地址黄页)。可以确定的是,读者提供的历史照片是游行队伍经过常棣大中华酒店和六国酒店对面路段,即常棣路粤海酒店门前时拍摄的。照片右边的老建筑已经不存在了。早在1959年,六国饭店就被列为危房,后并入大三元饭店。左边的大中华酒店后来被拆除重建,也就是现在的广东酒店。老照片中的华南饭店建筑保存完好。这座宏伟的建筑还有海珠大剧院的名字,享誉港澳。
广州“古粤美彩”地方文化宣传协会创始人杨华辉;
老照片左后方的建筑是海珠大剧院。我的曾祖父杨梅斌在1926年进行了常棣海珠剧院的改造工程,将其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化剧院,三层有2000多个活动座位,并附设酒店(即照片中的华南酒店)招待络绎不绝的客人,轰动港澳,成为当时常棣的地标。历经70年沧桑,曾经繁华的长滩路重现辉煌,成为全国著名的民间金融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