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腊月二十四,对于南方人来说是小年。从今年年初到元宵节,每天都是大年初一,持续三周。
大年三十也意味着家家户户的年货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就是有酒有肉的开心过年了。
古人云:家中有余粮,心中不慌。今天,我去市场买菜。虽然一个人在异乡过年,但也要囤点年货。不行,两大包,几十个样品,一百斤,扛回去,累得老人“呼哧呼哧”喘不过气来。
进了小区,门卫笑我“你吃饱了没事干。现在过年有什么要提前准备的?小区外面,隔壁有个大超市,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出于礼貌,也为了显示我的涵养,我回以微笑,说:“那不一样。我还是要买很多东西回去,放在眼睛能看到的地方,让我在屋子里感觉有点老气。”
其实我心里还有一句话没说。我怕说出来会伤害到对方:“人生的意义是好好活着,而不是活着。生活需要仪式感。不然年夜饭不要七碗八菜。直接咸菜会大,省钱,麻烦,省心。”
仪式感是什么?仪式感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把单调而平凡的事情变得与众不同,变得有趣而有意义。讲究仪式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对自己在意的东西产生敬畏之心。
生活可以简单,但不能太马虎。尤其是节假日这种特殊的日子,如果条件允许,应该是大作战;就算条件不允许,它也得弄出点动静来。
我们之所以要营造仪式感,其实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告诉自己要不辜负生命中每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让这一天、这一刻变得与众不同。即使短暂,也是珍贵的。
仪式感从来不是流于形式,而是发自内心的对生活的重视和热爱。即使生活惨淡,也要热情地活在这个冰冷的世界里。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一个人之所以无趣,是因为生活中总少了一点仪式感。一个人是有趣的,尽管在物质生活中缺少这样那样,但精神世界总是百花齐放。
正文
生活需要仪式感,把平淡的日子过得精致(生活需要仪式感,礼物是为了提醒我们爱与被爱)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