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字应该是钓鱼圈里比较独特直接的一个词。它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一条鱼在吃东西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把鱼钩饵料从鱼的嘴唇上堵住了,那么后果可想而知,鱼钩不进嘴,自然不可能成功刺到鱼;一旦出现堵塞现象,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漂移断了,杂了,乱了。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只能眼睁睁看着漂移给出各种破碎的信号,却又无能为力。
现在我们了解了阻塞现象,这种现象确实有很多种原因。比较常见的有饵球太大,钩数太大,饵球状态不好,钓线太粗。当然,这些情况都不是绝对的。只能判断漂移消息出现后有堵塞,或者抓口出现异常。相应的,只有及时封堵才能解决。
【原因一】饵团过大、过硬我们开饵的时候,饵球太大太硬,目标鱼张开嘴也无法把饵球吸进嘴里。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这种情况是相对的,大部分是因为目标鱼的体积与诱饵球的预期体积不符。比如我们打算引诱鲤鱼,但是大部分鲤鱼都进了窝,所以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毕竟淡水鱼对饵料的口味偏好不是固定的;还有一种情况,诱饵球太硬。这种情况下,当鱼把饵球吸进嘴里时,由于鱼饵太硬,异物感太强,钩尖不容易穿透饵球。再者,自然也刺不到鱼的嘴唇。虽然钩饵已经被吸进了鱼的嘴唇里,但我们也认为这是一种堵口现象。
这两种诱因,具体表现在漂移消息中,都有明显的信号。当饵料质量过大时,漂移信息多为半点漂移,饵料过量产生的漂移信息会导致1目左右的不规则小咬。什么是不规则小咬?很频繁,但是漂流行程很短,很突然。杆子还没抬起来,马上就恢复了。时不时有漂移,不是很大,但基本上一只眼左右就能变化。知道了原因,我们只需要调整就可以了。如果诱饵球太大,我们可以把诱饵球的体积缩小到四分之三甚至一半。如果饵料太好,可以适当加点饵料水,醒一会儿,再试试效果。
【原因二】钩号太大钩子的钩数太大,其实说白了就是钩尖和钩柄的距离太大。这种情况多见于对目标鱼量的错误估计,鲫鱼和草都有可能。比如我们打算钓大鲤鱼和草,用10 ~ 14号史燚,但是进窝的草只有草和鲤鱼,会导致鱼进窝吞钩饵时有强烈的异物感,也未必不能吸入。
那么,这种堵口现象多发生在钩号大的钩有口,但没有死口,经常提竿空的时候。这个时候,基本上可以认为钩数过大。有两个治疗建议。第一,饵球可以缩小,只要能包住钩尖就行,钓鱼目的可以调整,方便刺鱼。二是可以换成两个小一点的挂钩,这样调整后很快就有死口了。
【原因三】饵团状态不对,死饵比较多这种情况在使用商业诱饵时比较常见。更具体的说,是加入态粉后搅拌不均匀造成的。这样一来,饵一开就容易出现痘痘。还有一种是揉面次数太长,拉丝粉加多了,含水率明显少了。因此,诱饵球基本上不会雾化。对于鱼来说,这样的饵球根本不是。
至于判断诱饵是不是这个原因,只需要仔细观察就可以了。成功唤醒饵料后,饵料要均匀。如果用手指捻一下,光滑顺滑,没有涩味、硬度、刺痛感,说明饵料没问题。反之,说明诱饵状态没问题。如果饵料状态坏了,杂了,乱了,那就确认饵料状态,堵塞现象很快就解决了。
【原因四】鱼线太粗至于鱼线是否太粗,会导致堵塞。这个说法其实要看子线有多粗。比如对比0.4和0.6的副线,说0.6的副线比0.4的副线堵,绝对是扯淡。不过说1.5的副线比0.6的副线堵,还是挺正常的。但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就是来鱼和目标鱼不匹配。
但是,这种情况是一种极端现象。如果真的集中,多出现在冬钓和竞技钓。由于冬季鱼嘴较轻较弱,线径越粗,冬鱼取钩饵入嘴时越容易形成障碍,严重影响冬鱼吃饵。所以冬天钓鱼建议用细线。但在竞技垂钓中,由于目标鱼多为多次捕捞的老滑鱼,线径略粗,会引起鱼嘴的警惕。所以线径越小,线越软,钓鱼效果越好。但是除了这两种情况,野钓和黑洞钓,说是粗线堵口,其实是很扯淡的。
总结语堵塞现象的形成可能包括以上四种情况,还会有其他原因。但以上四种情况,要么通过漂流观察,要么通过渔情和季节判断。只要能尽量避免和解决以上四种情况,就能有效解决大部分堵塞现象,只要能解决堵塞现象,渔获自然不会更差。